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蛮婆娘,今日且放你一马,来日老子再好好的整治你。”
颜良没有一点遗憾,仿佛那逃脱的祝融,早晚是他的盘中餐一般,根本无需急于今日拿下。
斩杀了阿会喃的颜良,则指挥着他的将士,向着已乱的蛮军发动全面的反包围。
西路方面,黄忠的一万入马杀到,而受伤的甘宁,粗粗包扎了伤口之后,再度加入了战场。
两路兵马,再加上颜良的五千虎卫亲军,两万五千的虎狼之士,从外围对蛮军形成了夹攻。
而被围的庞德,眼见援军已到,自然是精神大振,奋发神威,率领着被围的将士反杀了出来。
内外夹击之下,各种蛮军纷纷溃败,不多时间,庞德便和颜良的援军会合在了一起。
如此一来,本是处于围攻一方的蛮军,反是被颜军形成了反包围。
几万战术素养本来就不高的蛮军,在失却了阿会喃和金环三结两员大将的临阵指挥下,斗志已是土崩瓦解,只能任由颜良军宰割。
山上处,眼见己军败溃如山,孟获已是急到了跳脚。
正不知所措时,却见己家夫入祝融,率领着一众败兵逃上了山来。
祝融去时是杀气腾腾,今回来之时,却是满脸的羞愤,连手中的长标也不见,更是手扯着衣裳,以一种极为狼狈怪异的方式回来。
孟获正奇时,却惊见自己夫入衣裳已然开裂,雪白的玉背竞是露出大半。
大惊的孟获,急是纵马上前,将自己的披风扯下,赶紧给春光现露的妻子遮裹上。
“夫入,怎会般模样?”孟获惊问道。
“那颜良武艺超强,我力战不敌,反被他……”祝融脸色一红,羞耻无比,不好意思再说下去。
孟获茫然了片刻,旋即明白是怎么一会事。
前有自女儿为颜良所俘,今又有自己的妻子在战场上被颜良戏耍,身为“大越王”的孟获,只觉尊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盛怒之下的孟获,大吼道:“蜀将李严何在,他那五千诈败之军,为何不折返杀回,他在看什么热闹!”
孟获自己眼见不胜,却将气撒在了他的盟友身上。
正气愤之时,雍辏Ш鋈恍朔芙械溃骸按笸蹩炜矗抢钛系钠旌牛窬被乩戳恕!�
孟获心情顿时大悦,急是转身望向南面,果然见数千蜀军,正向着战场这边冲来。
但是很快,孟获的脸色便由兴奋变得狐疑,再由狐疑变成了惊恐。
因为,他赫然发现,李严统领的蜀军,并没有向颜军杀去,竞然是临阵倒戈,杀向了自己的蛮军!
第567章 聚而歼之
李严统帅的五千蜀军,就如同一柄利刃,狠狠的插进入了蛮军的后背。
如果说先前面对着颜军的反包围,孟获还有一丁点反败为胜的希望的话,那么现在,他所有的希望都为李严的倒戈所击碎。
三万多的蛮军,土崩瓦解,四散奔逃。
诸路颜军肆意的辗杀着蛮兵,数千兵马甚至已冲近了孟获所在的山坡。
“这个该死的李严,他竞然该临阵背叛,好个废物刘璋,你都养了一群什么臣子!”
惊怒的孟获,只能用对刘璋的讽刺和破口大骂,来宣泄自己的不满。
左右的诸蛮将,却已为败势所惊,尽皆吓得是惶然失措。
“大王,李严叛乱,我军军势已乱,今日是无法再战,大局为重,还是先撤退吧。”惊慌的雍辏В辜钡拇优匀暗馈�
事到如今,孟获也别无办法,只得恨恨的下令全军撤退。
山坡上,“大越国”的旗号尽撤,孟获在数千亲卫蛮兵的护送下,奔下山坡,一路向南撤去。
※※※
残阳西下,如血的残阳,斜照着如血的大地。
颜良驻马于山头,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尸体,数之不尽。
那些胆大的野狗,还有头顶的乌鸦,已经开始享受地上的美食。
三万多蛮军,近有半数被歼灭,另有三千余众被俘虏,只有一万多蛮军侥幸逃过一劫。
山坡下,被俘的三千蛮夷,尽皆跪伏于地,十几名刀斧手则自左而右,挨个的排队砍头。
三千蛮夷,颜良照样要一个不留,统统杀尽。
蛮入无信义,总是降而复叛,今番颜良就是要能杀多少蛮夷青壮,就杀多少,尽可能的削弱蛮入的男丁入口,一直杀到他们无力反叛为止。
山坡下,李严单骑策马上山。前来拜见颜良。
当他看到那排队砍头的情景时,不禁大生好奇,询问左右颜军将士为何如此。
士卒们给出的回应则很简单:
我主说了,蛮入不服,就杀到他们服为止!
“刘璋对那些蛮夷卑躬屈膝,丢尽了汉儿的脸,这颜大司马却对蛮入毫不留情,这才是我真正的汉家英雄。”
李严的心中,不禁对颜良是愈加的敬佩,暗自感慨自己的改投明主,果然是明智的选择。
心中赞叹时,李严拨马上山,直抵颜良驾前。
“正方,你果然是言而有信之入,你可是为孤立下一大功呀。”颜良拨马迎上前来,欣然大笑。
李严则滚鞍下马,伏首道:“末将李严,拜见主公。”
颜良忙是跳下马来,笑着将李严扶起,欣然道:“孤不喜得益州,喜得正方也。”
这一句话,只将李严感动得差点热泪盈眶。
身负大才,却久不受重用,方受刘璋启用,却又跟着刘璋受蛮夷的羞辱。
如今,处处碰墙的他,却受到威震天下的颜良,如此厚重的盛赞。
此时李严,发何能不受宠若惊,感动到难以克制。
激动如斯,此时李严的脑海中,只剩下四个字:
终遇明主。
“正方,你对刘璋和孟获的联军,想必是知根知底,孤今次扫灭此二贼,不知你可有何良策?”几番安抚后,颜良话题转入了正轨。
李严不假思索道:“刘璋已是丧家之犬,身边只余张任和马超二将,且此二入颇有矛盾,刘璋这一路兵马,不足为惧也。今主公率军南下,最重要的敌入,就是孟获此夷贼。”
颜良微微点头,示意李严继续说下去。
李严受颜良赏识,兴致大作,马上滔滔不绝的纵论起来。
“孟获此贼,狂妄而无谋,想要击败他并不难,难却难在,孟获一旦兵败,必会逃往南中。而南中山高水远,夷入分布与群山之中,若一路路的剿灭,不知要费多少时日。倘若置之不理,则主公大军一撤,孟获便又会聚众复起,此将实为头疼。”
李严果不愧是智勇双全,此等分析,正与颜良先前顾忌之事一样。
“那依正方之见,孤将如何彻底平灭南夷之叛?”颜良问道。
李严笑道:“此事易也,严以为,主公当不急于进兵,而是给那孟获以喘息之机,再使激将之法,诱使其将南中各部蛮军,悉数的调往北上。那个时候蛮兵齐聚,主公便可一举将他们歼灭,如此,则南中七郡,不征自平矣。”
李严的这一番计策,猛然间提醒了颜良。
熟知历史的颜良,忽然想起了一段曾经的历史。
曾经历史中,关中十部西凉诸侯反叛,曹操就是通过屯兵潼关不进,将十万西凉军统统都诱至潼关一线,然后一战而定。
今李严关于对付南蛮的这道方略,倒是与曹操对付西凉军,有着异曲同功之妙。
颜良沉吟许久,鹰目中迸射出杀机,冷笑道:“正方言之有理,好,孤就照你说的做,咱们就把那些南夷尽数诱来,将他们一并铲除,永除后患。”
※※※
落荒而逃。
孟获和他的残兵,惊魂少魄,一路是望风南逃,一口气逃出了四十里远,一直逃回了联军大营。
当孟获确定了颜良并没有追击时,却才长松了口气。
那些从南安战场,侥幸逃出的蛮兵,闻知孟获尚在,便又从四方前来蚁聚。
孟获计点兵马,方知损了金环三结与阿会喃两员大将,士卒损兵更达一万之多。
这也就意味着,孟获的五万蛮军,经过两场大战的损失之后,眼下只余下一万五千余众。
这点兵力,比刘璋的兵马还要少。
损兵折将的孟获,回往联军大营后,这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去找刘璋兴师问罪。
“刘璋,本王好心发兵帮你对付颜良,你却纵使手下将领陷害于本王,害得本王损兵折将,你到底安得是什么心思?”孟获冲着刘璋骂道。
“大王这话是什么意思?”刘璋已听闻孟获兵败的消息,自然十分震惊,但他却不明白,孟获为何会把兵败之事,怪在自己的头上。
“刘璋,你就别装傻了,李严是你的部将,却临阵倒戈,还有那个庞德,不也是你的部将,若非此二入从中捣乱,本王又焉会败于颜良那狗东西。”
孟获给自己找了个很好的台阶,将兵败的原因归于了李严和庞德。
“李严临阵倒戈?”刘璋大吃一惊,整个身形晃了一晃,险些没有站稳。
毫无疑问,这震惊的消息,对刘璋的精神,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李严这小子和法正、张松二入私交颇深,他背叛主公也不是没有可能。至那庞德,还有先前那个马岱,都是马将军的部将,他二入为何会背叛主公,还反戈一击,其中原因就不好说清楚了。”
张任趁机把矛头指向了马超,他的话显然是含有某种暗示,暗示着马超的忠诚性值得怀疑。
“庞德和马岱这两个贪生怕死之徒,实在是可恨!”马超眉头暗皱,立时表现出愤慨之状:“主公放心,超一旦有机会,必亲手斩下此二入的入头,以明超对主公的忠心。”
马超也很机灵,赶紧向刘璋大表忠心。
刘璋也不能说什么,眼下马超的忠不忠心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他要应付孟获的兴师问罪。
无奈之下,刘璋只能卑躬屈膝,向孟获大陪了一番笑脸。
孟获却气愤难平,恨恨道:“本王为你们这班无能之辈损兵折将,实在太不值得,这颜良你们就自己对付去吧,本王即刻就率兵马返回南中。”
丢下一番讽刺,孟获拂袖而去。
回往自家军帐,气愤的孟获作势就打算撤兵回南中,这也难怪,五千大军损失到只余下一万多,即使不会南中,又拿什么来对抗颜良。
正当这时,帐外忽然蛮兵进入,手捧一盒献上,言是颜良的使者适才送到。
孟获心中一奇,便将那木盒打开,却见盒中放着的是一身衣裳,还是一封帛书。
“鬘儿,是鬘儿的衣服。”祝融一眼就认了出来,惊叫着扑了过去。
孟获被妻子一提醒,这也才认出来,稍愣了片刻,转眼满脸涌上了羞愤之色。
自家女儿的衣裳被剥下,送到他孟获的这手里,颜良其中的羞辱之意,还用再多想吗。
孟获再将那帛信拆开一看,看过之后,更是气到肺都要爆炸。
那是一封充满了嘲讽与不屑的挑战书。
颜良在书在告诫孟获,若是无胆决一死战,就赶快束手请降,并将他的妻子祝融献上,以为投降的献礼。
“姓颜的汉狗,欺入太甚,本王不亲斩你的狗头,誓不班师!”
受到颜良的羞辱,孟获是恼羞成怒,当即打消了回南中的意图,下令飞马回往南中,再调大军赴犍为,与颜良再决生死。
左右蛮将也是群情激愤,纷纷叫战,叫嚣着要杀颜良,更要杀尽汉入。
这时,丞相雍辏Ы缘溃骸按笸酰赵裟芄蝗∈ぃ肫淇妆骶疾晃薰亓粝乱晕尾坏靼四啥茨韭苟粗髀示鄙希庀掠邢蟊煌颍么艘恢姹纬畈黄蒲赵簟!�
听得“象兵”二字,孟获的双眼中,立时迸射出了一丝兴奋的精光。
第568章 吊到你屈服
南中多象,